一、辅导员工作室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教育部思政司《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辅导员常规工作分为九大类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学业帮扶、贫困帮扶、网络思政、党团班级建设、辅导员职业能力等,因此,诸多工作室围绕以上内容,细化选点,将学生工作具体化、微缩化,针对具体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工作。以北京和重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举例:北京科技大学“星辰大海”网络思政工作室、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刘伟学业辅导工作室、北京交通大学“琪人琪语”网络思政工作室、北京邮电大学艾克热木正能量工作室、首都师范大学“景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室、北京物资学院“明理致远”核心价值观工作室,重庆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引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西南政法大学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重庆师范大学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提升。通过对比不难看出,近年设立的辅导员工作室,内容更加丰富,方向更加具体,从活动指导到学业指导,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演变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和辅导员工作发展需求。

二、高职院校培育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的意义

首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需要在工作中找到职业定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为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可以依托工作室开展发展研究、辅导员学习能力研究、学生事务管理研究。通过辅导员工作室的建立,分类指导辅导员日常工作,增强工作实效。根据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规划,结合各辅导员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一线工作实际,区分科研方向加以研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对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事业化发展意义深远。通过工作室整合力量,凝练特色,培育和建设若干个辅导员工作项目,通过辅导员工作室,使之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使辅导员队伍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带头人”形成核心,对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事业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对其他职业院校的借鉴意义。本科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对成熟,但是各省还缺乏有效指导专科、高职类院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的相关的总结材料。高职院校可通过工作室,专项吸引一批省内外职业院校中有作为的先进典型辅导员,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广泛开展职业交流,总结梳理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凝练总结,形成指导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指南,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创新

1.工作室可以提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新路径。通过工作室的建设,逐步改善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建立起较为完善、科学的辅导员发展体系和制度。利用工作室专项培训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升职业指导能力,并培养团队中优秀的骨干型辅导员。就工作室本身而言,它就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新思想,而且是将辅导员日常工作精细化,从小处着眼,去解决学生日常的困惑与问题。此外,工作室本身就是新成果,之前高校教师集合的最小单位是教研室、研究所,以学科为背景区分,但辅导员没有专门学科,除了办公室以外,缺少有效的聚集单位,工作室可以成为依靠,以工作室为阵地,开展活动,理论研究,丰富辅导员的职业知识,集中研讨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

2.工作室可以拓展学生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工作室的培育,辅导员从开展学生活动变为研究学生活动,从大量开展活动变为针对特色活动专门研究,更深层次地发掘活动的内涵,教育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并以此提升辅导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及理论研究能力。辅导员实践研究、理论研究,缺少经费,工作室可作为新的经费突破口,扶持辅导员研究工作的发展;并且改变传统辅导员培养的格局,传统仅有二级学院或者学工处培养的现状下,打破学院限制,交叉背景下培养辅导员,让学生工作交流更加频繁,也有助于辅导员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可依托工作室研究方向,及时引导辅导员自我学习的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3.工作室可以培育学生工作的新品牌。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差异,可通过工作室建设,实现“三化一型”,即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培养一支骨干型辅导员队伍,让项目的主持人和普通成员都得到快速成长,开展适合高职生的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自主品牌,精准化发展。在工作室的支持下,辅导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专业化不断纵深,做到学生工作品牌化发展。

四、工作室建设策略

1、建立理论研究阵地。辅导员工作室能以学校学生工作实际为基础,以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真人图书、实务解析,将工作室打造成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的新阵地。

2、开展实践研究工作。在工作室活动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创新学习形式。做到日常真实案例剖析,为辅导员量身打造卓越系列讲座,按照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比如对危机干预比较困惑,就安排危机干预讲座,对法律问题淡薄,就专项学习法律知识,以此提高职业能力。改变以往专家报告的形式,变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阅读、交流方式,聆听优秀辅导员讲述成功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内心感受,更深层地了解优秀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处事方法。在工作室日常的运营中,不断开展成长经验交流,帮助辅导员建立职业规划和职业自信心,从而实现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3、打造优秀团队。辅导员工作室既要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所在学校辅导员的培养职责。制定好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研究专题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积极进取,成长成材。立体式成员选拔,确定核心成员、固定成员、参与成员,开展职业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做好专项团体辅导。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支撑工作室建设,注意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将思政课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嵌入工作室建设中,创新两支队伍融合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