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5日至 28 日,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 2025 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 在济宁邹城市盛大启幕。此次展会,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行业精英及企业参展,成为展示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教学团队携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备亮相展会,备受瞩目。

为确保参展设备在展会中完美呈现,机电工程学院的刘学、张同旭老师早在参展前几日便开始调试程序,对设备的每一个运行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优化。4 月 24 日,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有条不紊地将设备运送至展会现场并进行设备验证,反复检查设备性能,对各项参数进行精准校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顺利参展做好充足准备。

25日下午,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展会现场,机电工程学院优秀学子李琪祥等熟练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备的操作控制,多次稳定展示了仓库取料、制造加工、打磨抛光、检测识别、分拣入位等生产工艺环节,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老师们则从智能制造到工业自动化生产,深入浅出的给参会嘉宾讲解工业机器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场景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跨界融合的数字孪生、虚拟仿真、自动化生产等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展示出机器人产业作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力量。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始于2017年,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开展社会培训等方式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共育,培养近千名优秀学子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作站系统的装调、维修、系统开发、服务等核心岗位,对口就业率达96%以上,在山东省专业水平考核中获A+等级。本次机器人系统集成设备在机器人展会现场的流畅运行与精准操作,不仅彰显了机器人教学团队过硬的职业素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功底,更是展现了学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专业实力。

机器人技术体现了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集成,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孪生、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新产业,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 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43.0万套,8年增长超13倍,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也稳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层面,国家提出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目标,大力鼓励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发展,这为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在市场需求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亟需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此同时,制造业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能够凭借其精准度和稳定性,在装配生产线、焊接作业、喷涂与涂装、搬运和物料搬运、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发挥关键作用,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生产的需求。

通过参展,学院师生积极与相关企业院校交流洽谈,加强产学研合作,融入行业发展。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深耕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内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为师生提供技能提升平台、拓展教科研工作思路,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培养更多与机器人岗位相适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撰稿:张红

初审:朱本超

复审:王素梅

终审:李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