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 日至28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联合师友教育开展为期五天的西门子UG(NX)-CAD-CAM 先进技术专项培训,聚焦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为机制数控专业教师成长提供前沿技术赋能。此次培训紧扣“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全流程,系统涵盖UG(NX)-CAD-CAM软件操作、五轴机床实操及复杂零件加工工艺,是学校响应《中国制造2025》、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

图1参训教师合影留念
前沿技术深度解析,培养数字化设计能力
培训第一阶段以软件平台操作为主,通过模块化教学逐步解锁UG(NX)、RMVM等工业软件的强大功能。在基础操作模块,师友教育专家团队详细讲解NX建模、草图设计及加工界面的深度应用。针对多轴加工技术,培训特别设置 3、4、5 轴数字机床加工实例演示环节,通过虚拟仿真系统模拟五轴联动加工过程,直观展示刀具路径优化、碰撞检测等关键技术。

图2软件培训
五轴机床实战淬炼,突破智能制造技术壁垒
培训第二阶段以西门子系统介绍、五轴实物机床的使用和实操加工为主。在机床操作环节,聚焦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从坐标系设定、刀具校准到复杂零件编程开展全流程教学。教师们在机床工程师师傅的指导下分组操作高精度五轴加工中心,完成典型零件的工艺规划、程序编制及实体制件加工。第一个产品的加工过程,除去建模、编程、仿真调试的时间,从走刀、反复调试路径指令到基本成型,用时8个小时。通过本次实践培训,老师们深刻体会到五轴加工中心控制操作的复杂性,也意识到想要掌握五轴加工中心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图3五轴机床实操培训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赋能智能制造师资培养
此次培训是机电工程学院深化精密制造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作为西门子工业软件合作伙伴,师友依托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学院定制了"理论+仿真+实操"的三维培训体系,通过先建模后加工,搭建与现场真实机床完全一致的数字机床,进行虚拟加工,验证加工程序的准确性,直观展现加工成果;采用西门子数字孪生技术,秉承虚实结合、理实一体、游戏化、进阶式的理念确保老师们全流程学习与实践。
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精密制造领域正面临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转型。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技术技能传承的关键节点,其工艺水平的持续提升已不仅是个人发展需求,更是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础。机电工程学院将把精密制造工艺能力提升列为机制数控等相关专业师资建设的优先培养方向,组建精密加工制造工艺创新工作室,持续开展相关专题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培训,从教学、技术、培训等维度打造教师专业成长通道,逐步在课程教学、技术服务、竞赛指导、成果转化等方面打造一批教学能力强、技术过硬的教师“工程师”,培养知技术、会操作、懂工程的高端技能人才,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
(供稿人:高帅 欧金刚)
2025年4月28日